本次展览将遴选浙江省博物馆藏任伯年(1840-1895)、蒲华(1832-1911)、吴昌硕(1844-1927)的书画作品,以及嘉兴博物馆藏部分蒲华作品,共计58件/组展品,回顾三位海派艺术家的艺术历程。
清末民初的上海,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远东第一大都会,繁荣的经济和活跃的市民文化催生了书画市场,吸引周边以及南方书画家云集沪上,形成雅俗共赏的「海上画派」。任伯年、蒲华、吴昌硕分别从浙江萧山、嘉兴和安吉,相继前往上海鬻(yù)画,成为海上翘楚。
任伯年从1868年开始定居上海,以卖画为生。他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,技法全面,对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画均有涉猎。人物画在其绘画生涯中占相当比重,题材以侍女、神话故事、历史人物、当代行乐图、肖像为主。花鸟画重视写生,吸取西方水彩画的长处,格调清新,色彩明快。
《钟馗像》,任伯年,纸本设色,1891年,浙江省博物馆藏
《玉局参禅图轴》,任伯年,纸本设色,1888年,浙江省博物馆藏
蒲华早年考取科举秀才,之后放弃仕途,潜心创作诗词、书法、绘画。他曾在宁波、台州、临海、黄岩、天台、杭州等地游历,1894年结束漂泊,定居上海。他的绘画上承青藤白阳,自辟蹊径,突破晚清画坛的摹古保守风气,成为海上画派先驱之一。
《每日报平安》,蒲华,纸本墨笔,1869年,嘉兴博物馆藏
蒲华因擅长画竹,被称为「蒲竹」。
《草书八言联》,蒲华,纸本,1901年,浙江省博物馆藏
1901年,吴昌硕58岁生日之际,70岁的蒲华创作了这幅草书作为贺礼,内容为吴昌硕自寿句「聋隔风尘耳食可免,癖谈金石眉寿无疆」。
吴昌硕在诗文、金石、书法等方面均有较高造诣,尤其擅长绘制写意花卉。他的绘画初学任伯年,之后参照赵之谦画法,博采李鱓、金农,八大、石涛、青藤、白阳等诸家之长。他以书法入画,用篆书写梅兰,狂草作葡萄,形成具有金石气息的独特画风。
《岁寒交图轴》,吴昌硕、蒲华合作,纸本设色,1894年,浙江省博物馆藏
《鼎盛图》,吴昌硕,纸本设色,1902年,浙江省博物馆藏
©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