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次展览是国内外首个以汉碑善本为专题的展览,汇集上海图书馆的90件藏品,囊括各个历史时期的汉碑拓本,力图展现存世汉碑拓本的全貌,普及汉碑文化和艺术。
两汉碑刻形制具有初创、发展和定型的鲜明轨迹,从最初无定制的刻石,历经一、二百年的发展,终于创立出有碑额、碑穿、碑身、碑座的具有规范形制的「碑」,这一碑制被后人遵循了两千年。本次展览将展出刻石、碣石、石阙、碑版、摩崖、石经、画像等多种类型汉代石刻文献,帮助观者全面了解汉代碑刻艺术的发展、形制和门类。
王陵母画像石(连文澂跋本)
由于传拓时间和传播早晚的差别,汉碑善本与唐碑善本的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。唐碑拓本在宋代就受到世人重视,开始大量传拓,汉碑要等到明代以后才深入人心,因此唐碑以宋拓为珍,而汉碑以明拓为珍,清初拓本也极为稀缺。此外,清初以前出土的汉碑数量有限,许多汉碑名品在乾嘉以后才被逐渐重新发现,因此晚出汉碑的最初拓本,即便拓于嘉道以后,只要传本珍稀也具有重要文物价值。
本次展览不仅集中呈现《太室西阙铭》(王懿荣藏本)、《开母庙石阙铭》(李葆恂藏本)、《曹全碑》(俞复藏本)、《史晨后碑》(何绍基藏本)等明拓珍本,同时兼顾明至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土的汉碑经典,以及同一种碑刻不同时期的精拓善本,展现存世汉碑拓本的全貌。
《曹全碑》(俞复藏本)
在凸显馆藏汉碑拓本的珍贵稀缺性之外,展览也将带领观者感受碑帖善本的丰富文化内涵。汉代碑刻被奉为隶书书法的经典,观者可以通过《张迁碑》《礼器碑》《乙瑛碑》《曹全碑》等感受汉碑隶书的多样风格,领略隶书的书法之美。观者还可以从传拓、装帧、钤印、题跋等角度切入,体会前人的金石学研究、赏玩旨趣。
部分展品
《太室西阙铭》(王懿荣藏本)
《开母庙石阙铭》(李葆恂本)
《礼器碑并阴》(陶洙藏本)
《张迁碑并阴》(蒋氏赐书楼藏本)
《乙瑛碑》(汪鸣銮藏本)
《沙南侯获碑》(潘祖荫藏本)
《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》
《君车画像并阴》(周大烈跋本)
© idaily media 尊龙官方网站的版权所有,未经授权禁止使用。